有研究指出,若能定時吃雞蛋,有助於預防阿茲海默症。(圖取自freepik)
葉立斌/核稿編輯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近期不少名人或是其家人罹患失智症,才讓我們驚覺:失智症距離我們並不遙遠。如何預防失智也成為大家關注焦點。雞蛋提供大量重要營養素,包含omage-3、葉黃素等等;其中膽鹼在預防失智中扮演吃重角色,若能固定攝取,可有效維持認知能力。
據外媒《psy post》報導,一項刊登於《營養學》期刊(The Journal of Nutrition),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挹注經費的研究指出,經常吃雞蛋,可能提升語言測試的認知能力;然雞蛋是否影響阿茲海默症的直接關聯必須等待更多新證明。
研究人員針對「記憶與老化」(Rush Memory and Aging Project)計畫中,針對芝加哥境內的年長者作的調查,內容有相當詳盡的飲食經驗。另外也針對參與其中的578名往生者研究其腦部,評估雞蛋的攝取量,與阿茲海默症發生,是否有關。
研究針對受試者吃雞蛋的頻率分組:每月少於1次、每月1到3次、每週1次以及每週2次(含以上)。隨後統計比較這些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;同時也考慮不同的家庭狀況與職業等變數。
分析後發現,每週吃雞蛋1次以上者,阿茲海默症的風險皆有明顯降低47%。在解剖腦部後,也發現常吃雞蛋的人,與阿茲海默症相關的腦部病變,例如類澱粉沉積以及tau蛋白也較少。
研究認為可能因雞蛋內含的膽鹼(Choline):食用雞蛋頻率較高者,膽鹼的攝取量也相當多;有多達4成的認知能力維持,與膽鹼有關。研究顯示,經常食用雞蛋可維持較佳認知能力;同時Omega-3等營養素能調節細胞發炎反應。
但研究提醒,這些發現,不能證明「雞蛋能預防阿茲海默症」。因為有些人在認知能力下降時,可能會有飲食習慣的巨幅改變。同時,飲食問卷只有作一次,且內容多為詢問全蛋消費情況,沒提到由雞蛋作為原料的料理,實際內容難以查證。
最後研究總結,雞蛋內的膽鹼能夠協助降低阿茲海默症的風險,對於降低阿茲海默症發生率有幫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