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熱爆 兒童中暑當心致命危機 – 自由健康網


▲烈日下運動應多補充水分,以防中暑;圖為情境照,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。
(照片來源:shutterstock)

記者陳奕劭/新北報導

1名參加暑期夏令營的國中男學生,在攝氏36度烈陽高溫下,從事戶外球類活動,突然頭暈、小腿抽筋,隨後出現噁心、臉色蒼白症狀,體溫瞬間飆升至39度,送醫經緊急處置後脫離危險,逐漸恢復穩定。醫師示警,熱傷害一旦處置不當,恐成為中暑,引發致命危機。

三峽恩主公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孫義文表示,兒童的身體面積較小、體熱容易累積,且汗腺尚未發育成熟,散熱效率較差,神經系統對高溫的感知與反應也不如成人靈敏,難以察覺身體不適警訊,加上孩童活動量大、常過度投入遊戲,導致忽略補充水分與適時休息,提升熱傷害風險。

請繼續往下閱讀…

他指出,熱傷害依嚴重程度可分為引起肌肉抽筋的「熱痙攣」、血壓驟降造成昏倒的「熱暈厥」,以及大量出汗、疲倦、頭暈的「熱衰竭」。其中,體溫超過40度的中暑最嚴重,可能引發休克與器官衰竭,需立即就醫治療。

孫義文提醒,若家中孩童出現體溫高於40度、意識模糊、昏睡或無法叫醒、持續嘔吐、抽搐或癲癇、極度虛弱、呼吸困難、心跳加速但脈搏微弱等症狀,應立即送醫,延誤處置恐引發併發症,甚至危及生命。

多補充水份、透氣衣物及防曬

為了降低中暑風險,孫義文建議,孩童外出時應準備水瓶、含電解質飲料、遮陽帽、透氣衣物、防曬用品、攜帶式電風扇、小型噴霧瓶、退燒藥與冰敷袋等急救用品,孩童每日應攝取至少1500毫升白開水,盡量避免含糖飲料,並以活動前1小時補充400至600毫升水分,活動中每15至20分鐘補充200到300毫升水分為原則。

恩主公醫院說明,即使室內開冷氣,若通風不良、環境悶熱,加上孩童未補充水分或穿著不當,仍可能中暑,尤其嬰幼兒體溫調節功能尚未成熟,更要小心留意,預防熱傷害的關鍵在於「提高警覺」、「及早辨識」與「即時因應」。

☆健康新聞不漏接,按讚追蹤粉絲頁

☆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,請上自由健康網

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
點我下載APP 
按我看活動辦法





Source link

Related posts

最貴一盒270元 健身網紅賣健康餐被轟割韭菜!本人喊冤:別扣帽子 – 鏡週刊 Mirror Media

掌握健康新趨勢 美恆無限生醫以專業配方打造全方位保健品牌 – 墨新聞 MORE News

健康網》泡麵查獲含「環氧乙烷」 學者:一級致癌物 – 自由健康網